石磨,有一个奇怪的别名叫白虎,石碾被称为青龙,过年或者启用新石磨时都会贴上“白虎大吉”的小贴。石磨不能放置大门正对位置和堂屋正门位置,这源于“白虎当堂,家破人亡”的迷信说法。
石磨是由砂岩石或是花岗岩加工锻磨形成的圆柱体生产工具,主要是用来磨碎粮食作物,把粮食作物加工成粉状,方便食用。也是千百年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。
石磨是古代先民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工具,这种看似简单而内含许多科学原理的用具,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。据传,石磨是古代公输班(鲁班)所发明,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,各凿成密布的浅槽,合在一起,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,就把相对坚硬的粮食磨成粉了,这两块坚硬的石头就是我们所说石磨的上下磨盘。
如果没有牲口拉磨,那只有用人力来拉磨,其难度可想而知,容不得半点偷懒,少使一点劲,磨盘就不会转动。这就是当年流传的“人怕拉磨,驴怕上套。”石磨上面有浅槽沟,用来放置待磨的粮食。在靠近上脐中间的位置,还凿有两个对称的、较大的圆形透洞(小型石磨只有一个洞),也称磨眼,这是用来让粮食下漏的。随着上盘磨转动,粮食会均匀地供给下面的磨膛,为了不让堆积磨眼里的粮食悬空,造成磨盘空转,一般要在磨眼里插上几根小木棍或秫秸,在石磨上脐转动时,木棍也在晃动,这样就解决了粮食悬空不落进磨眼的问题。
石磨上下盘其表面有规则阴阳条纹,也叫磨齿,磨齿啮合,要求十分严谨,石磨的上下盘通过一个叫磨脐的凹凸铁质或木质的轴心结合起来,通过这种连接方式,使其成为完整的一盘石磨。
磨齿是整盘石磨的核心部位,不可有丝毫差错,若上下齿合不严实,石磨就无法运转,这就是农村所形容的“相中就是货,对眼就是磨”的意思。所以,磨的计数是以“眼”为单位的,一“眼”磨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盘磨。
石磨中间是磨膛,是一个U型的浅坑,承接上脐磨眼中均匀漏下来的粮食。使用一段时间后,磨齿会出现磨易,人们就要请来石匠进行锻磨,重新把磨齿进行加深修复,有时还要加深磨膛。
新锻磨和修磨都是来山东章丘自石磨之乡的老石匠完成,外地人一般不掌握这种专业技术。目前第七代新的锻磨技术效率提高15%。磨盘损耗降低20%。
联系人:吴经理
手 机:132-5616-9919
邮 箱:89129971@qq.com
公 司:山东百脉石磨发展有限公司
地 址:石磨之乡☸山东章丘